全国咨询热线

400-500-4755

您的位置: 金年会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EMC易倍新能源技术突破前夜 我们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3-11-11人气:

  EMC易倍能源,不仅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维持的基石。千百年来,人类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维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来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均将发展新能源技术视为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日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广州能源所与施普林格·自然团队发布了《未来科技系列报告(第一期)》——《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对全球2000-2019年间(尤其是2015-2019年间)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八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整体及其20项代表性技术主题进行系统分析,访谈了欧阳明高院士、李灿院士、JoёlRuet教授等中外能源领域的科学家,对未来能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从全球尺度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特点以及研究竞争力。

  氢能将是打造未来能源体系、实现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太阳能燃料技术的突破及其成本降低或将快速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研究员郭剑锋介绍,通过对发表论文的分析发现,新能源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期,2015-2019年间除核能外,太阳能、风能、氢能等7个技术领域发文量均超过近20年总量的40%,其中5个领域超过一半以上。进一步聚焦2015—2019年发文情况发现,全球对新能源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五年期间在新能源领域共发表了388416篇论文,发文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

  郭剑锋介绍,统计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可以揭示全球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关注和聚焦的研究方向:生物质能研究主要关注木质素热解、催化剂、预处理、微藻生物燃料、生物精炼等方向;储能研究主要聚焦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正负极材料、快充技术等方向;地热能研究热点方向包括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地热系统数值模拟、地热钻井技术等;氢能研究主要关注非贵金属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钴基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等领域;核能研究主要的关注点包括核废料处理技术、核电站安全技术、耐辐照材料、磁约束核聚变、惯性约束核聚变等;太阳能研究重点关注方向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叠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催化剂、半导体电极等;能源互联网研究重点关注智慧能源系统、大数据、智慧家居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响应等方向;风能研究的主要热点方向包括高功率能量转换器、风力涡轮机、风电数值模拟、风电高比例稳定并网等。

  在这些领域中,无论是论文统计还是科学家访谈都发现,氢能和太阳能是大家重点关注的两个新能源。

  报告中介绍: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氢能是重要的降碳二次能源,制氢、储氢以及氢能的输送和利用研究热度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最先受到关注的氢燃料电池或氢发动机可以变革传统交通工具,解决交通燃油消费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和脱碳问题。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快速增加的过程中,电网消纳能力是瓶颈之一,通过电解水制氢灵活消纳弃风、弃光,为解决光伏和风电规模受消费侧需求和电网消纳能力限制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将成为未来可持续的绿氢来源。

  氢能是助推能源体系深度脱碳重要切入点。2018年至今,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发布了氢能领域最新规划。日本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全面普及氢能交通,扩大氢能在发电、工业和家庭中的应用,到2030年,氢能使用成本将不高于传统能源。欧盟2020年7月发布的《欧盟氢能战略》提出了欧洲构建“氢能生态系统2050年战略路线年前的目标是迅速减少氢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开发其他形式的低碳氢,以支持向可再生能源制氢过渡。中国在氢能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表现较活跃。中国最早的氢能发展部署是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之一。但由于制氢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的高成本以及加氢站的布局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示范运营阶段。与此相呼应,中国在制氢、储氢、加氢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活跃度也排在新能源领域前列。

  零碳太阳能燃料技术研发是科研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报告显示,太阳能燃料研究的发文量和关注度都位居前列,表明人类持续追求利用可持续的自然资源(水、二氧化碳)和能源(太阳能),以求通过更为生态、高效的转化机制获得绿色燃料。科学家们在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燃料等领域作出了很多努力,但距离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例如光催化制氢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如何降低太阳能燃料制备成本,仍然是其产业化的瓶颈。

  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成果技术转化率整体较低,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储能技术和能源互联网受到全球关注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陈伟总结,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成果技术转化率整体较低,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储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的研究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锂离子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国内外产业转化共同关注的技术热点。

  结果显示,储能、太阳能和氢能技术研究的国内外市场关注度最高,而产业转化度相对较高的技术为储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技术。而全球及中国产研共同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点集中在电池储能和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储能技术是现代能源体系建设重要组成,特别是电池储能方面的论文发文量、增长率以及头部高质量研究的综合表现在评估中得分位居第一。陈伟介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多能互补系统、电动汽车均为各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点方向,而储能技术是实现上述领域变革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软链接关键节点。

  随着储能技术在能源生产、消费以及低碳智慧转型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容量规模、续航能力、服役寿命以及降低电池成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论文和专利分析表明,电极材料、电解质等电池材料是提高电池性能的研究热点。领域相关专家认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已相继成为动力电池材料创新的主要技术方向。电池性能突破路线主要包括储能电池系统结构创新、电池包空间利用优化、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提升、电池成本大幅降低等。

  能源互联网是现代能源系统的新型基础设施。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和电气化趋势的显现,未来全球将加快形成以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元化能源结构,并在21世纪中叶完成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因此,虽然分能源品种的能源技术创新依然重要,但多种能源融合的集成组合、融合匹配、智慧运维、供需双向互动、多网互动等系统技术的突破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现代能源系统必然需要大数据挖掘、信息流管理、检测和网络泛在、决策优化等跨界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支撑。

  在全球实现碳中和情景下,能源系统将具有多元、智慧、安全、柔韧的基本属性,这意味着能源互联网技术、智慧能源系统技术等研究的重要性凸显,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性技术研发将持续受到关注。

  报告分析认为,目前能源互联网研究仍需关注如下问题:一是关注能源互联网架构和核心装备技术研究,在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化、能源互联网系统规划、多能流能源交换与路由技术、能源智能传输技术、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关注能源系统大数据采集、挖掘和利用技术研究,在能源互联网通信、能量信息化与信息物理融合、能源大数据应用技术、能源互联网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关注能源互联网技术落地转化,在多学科交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链接的研究设计、示范应用、落地实施等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在新能源研究领域贡献总量较大,头部高质量研究贡献量也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研究整体效率仍需提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谭显春介绍,报告对新能源研究头部国家对领域发展的主要贡献进行了对比,发现各国在研究效率上存在差异。中国在新能源8个技术领域的发文量均位居世界前两位,表明其在新能源研究各主要方向具有较强的活跃度。综合分析8个技术领域的研究影响力(篇均被引频次和优质研究论文数量),中国在所有技术领域的优质论文数量均排名前六,但大部分领域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相对靠后,表明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国别对比中,中国能源互联网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最多,且优质论文数量也处于领先,表明中国科研界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论前沿研究高度关注,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竞争力。然而,从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家排名来看,中国仅位居全球第五名,表明中国论文的影响力与英国、美国比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能源互联网领域研究水平EMC易倍。

  但中国在不少领域表现也很亮眼。谭显春说,例如,中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后起之秀。报告中特别提到,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等联合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全球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9520.5MW,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88.6%。中国的储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已投运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709.6MW,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60%,在2015—2019年间锂电池储能累计装机年均增长超过100%。

  一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突破和普及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有力支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网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储能技术成为全球各国亟须攻克的技术壁垒。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关键技术,可以解决发电与用电的时差矛盾以及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并网对电网的冲击,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软链接关键节点。中国应进一步完善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通过金融和市场化手段引导长期资金投入,构建储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储备体系,加强新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研究,推动大规模储能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

  二是氢能将成为打造未来能源体系、实现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随着人类社会的低碳化、无碳化转型,氢能技术的突破利用成为能源清洁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氢能发展战略路线图,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多种能源网络互联互补和协同优化的重要能源媒介,氢能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电网和气网的耦合,增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同时具备储能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能源消纳与储存。因此,要强化氢能的顶层设计,明确规模化应用场景,合理提出不同场景下氢能发展路线图,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加速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产业链发展。

  三是太阳能燃料技术突破及其成本降低将助力减少石油依赖。太阳能燃料技术正逐步从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成为工业可行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改变能源和化工领域过度依赖化石资源的现状EMC易倍。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的进步将会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带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迅速成为绿色EMC易倍、可持续的太阳能燃料生产路线。而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高效转变为燃料或化学品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国应继续加大太阳能燃料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选择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典型示范工程,推进太阳能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进程。

  四是能源互联网将发挥“互联网+”和智慧能源双重优势,实现能源统筹优化配置。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秩序重构,将能源生产、输送、存储、消费以及市场运营等环节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能源共享的新能源生态系统。能源互联网建设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融合应用,构建金融支持平台,强化共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实现能源互联网市场化,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能源系统。中国要积极推动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加强不同能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推进综合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源互联网服务和管理运行机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日,道童新能源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架桥资本及青松基金联合领投,厦门创投、辉旺资本跟投,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产线建设、研发等。道童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锂电高效再生利用与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创企业。创始团队拥有深厚的科研能力及技术沉淀。

  10月21日,集度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汽车机器人新能源技术产品的研发与量产应用。集度CEO、极越CEO夏一平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等出席并见证签约。目前,宁德时代已为汽车机器人极越01提供了高性能的动力电池产品和服务保障。未来,宁德时代将持续为集度汽车的市场业务提供

  9月16日,福建理工大学宁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中国工程院郭孔辉院士、福建理工大学校长童昕教授,市领导徐光忠,开发区领导郑家滨等出席揭牌仪式。据悉,福建理工大学宁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由福建理工大学与宁德市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德时

  10月10日,备受瞩目的2023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伦敦峰会如期举办。首航新能源作为合作伙伴受邀出席此次峰会,共话全球视觉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机遇,助推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01前景可期技术创新破局向上突围之道本次峰会,首航以“ExploringPossibilitiesandOvercomingBarriers:CIEnergyStorag

  当前,我国正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新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形式。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接入驱动配电网形态特征演变和管理模式革新。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方面,配电网需要具备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能、开放共享等特征,加快技术和管理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进入保有量高速增长阶段。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充换电行业也面临车网互动、超级充换电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利好政策频出据了解,随着产业发展,我国充电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传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5日,比亚迪接受特定对象调研。调研中比亚迪表示,云辇技术作为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打破碎片化的开发模式,系统化考量新能源汽车的垂向控制问题以高智能、护安全、稳驾乘、全覆盖的技术优势,为用户带来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的极致驾乘体验。云辇系统的产品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答复。答复称,贵州强化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国宁睿能、宁德时代、上海重塑等企业希望与六盘水在新能源、氢能产业等相关方面寻求合作,围绕氢能新能源的技术沉淀,就加氢站网络、氢能商用车、氢能重卡等领域在六盘水

  6月27日,国氢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在佛山出席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仙湖实验室党委书记史四卿和国氢科技创新总监刚直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仙湖实验室为主体获批的全国能源重点实验室EMC易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解读今日发布的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本次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一是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从执行到2023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延长4年。其中,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免征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华能北方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配套储能方案技术咨询服务招标。据公告,基地项目包括新能源1200万千瓦,其中:风电4GW,光伏8GW,需配套储能2.4GW/4.8GWh;配套4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机组,同步进行沙漠治理,配套建成生态防护体系。本次招标范围,需结合本项目

  2023年11月9日,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海工”)与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资本”)就中集海工旗下绿氢装备专业公司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电”)达成股权投资意向,约定中广核资本将作为中集集电首位战略投资人,以更紧密的合作模式,共创规模化绿氢

  2023年11月7日,巴西H2greenCEOMr.WilsonGuzzon一行5人,在中车株洲电机/中车科创公司氢能系统技术研究所长李海江博士的陪同下到访氢璞创能扬州研发及小批量试产中心。氢璞创能生产副总徐逸卿、扬州氢璞行政运营总监陈婷、研发总监吕鹏博士、高级工程师关婷婷博士陪同接待。双方代表在团队见证下完成MO

  11月8日,2023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东风商用车绿智全场景应用方案发布会实力开启,湖北安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建波、副总经理王其兵受邀出席活动,并在发布会中与东风商用车、楚天高速进行汉宜氢能走廊200辆氢能重卡示范合作签约仪式。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在目前全球

  近日,商务部印发印发《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其中新增内容包括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稀土等储氢材料纳入《实行出口报告的能源资源产品目录》等,进口、出口上述产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履行有关进出口信息报告义务。原文如下:商务部关于印发《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五台主厂房全部封顶。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一期投资478亿元,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建设260

  11月9日,江苏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

  绿色金融为代表的可持续投资可以支持储能氢能行业发展。——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李菁2023年11月2日,SNEC金融峰会——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投融资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在储能氢能大发展之际金融的机遇和如何为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论坛上,安

  氢能、储能从投资的回报、期待、成熟度已经在不一样的发展阶段,对于储能这一类相对于趋于成熟;对于氢能相对来讲更属于发展的早期。——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能源专项中国区联席负责人苏日娜2023年11月2日,SNEC金融峰会——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投融资在上海顺利召

  11月8日,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氢科技)与空气产品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第六届进博会现场举行。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代表双方签约。“很高兴能够借第六届进博会的平台,与捷氢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坚信氢能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在物流

  能源革命当中氢能和储能是亲密的伴侣,氢能和电是二次能源的绝配。——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副主任徐锭明2023年11月2日,SNEC金融峰会——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投融资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在储能氢能大发展之际金融的机遇和如何为储能氢能产业发

  11月8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氢能热电联供、新型储热等技术在产业园区供热基础设施的先行先试。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等新能源供热(制冷)场景的应用,支持二氧化碳制冰、氢能热电联

  11月8日,2023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东风商用车绿智全场景应用方案发布会实力开启,湖北安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建波、副总经理王其兵受邀出席活动,并在发布会中与东风商用车、楚天高速进行汉宜氢能走廊200辆氢能重卡示范合作签约仪式。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在目前全球

  11月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启动会在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研究院”)召开。该项目由中央研究院牵头,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韩国KLabs公司、韩国材料研究院

  近日,在2023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期间,康明斯Accelera首台国产化质子交换膜(PEM)制氢设备在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基地开始制氢测试,标志着康明斯已具备“制储运用”全方位的本地化绿氢全产业链能力。2023年4月底,康明斯恩泽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

  近日,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航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上汽恒旭领投,兴华鼎立、微光创投共同投资,助推公司深化空冷燃料电池在航空、车辆、船舶、电源等全产业链方向的发展。氢航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拥有风冷氢燃料电池研发应用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轻

  2023年10月,斗山创新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氢能无人机控制技术研发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提高企业技术实力,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斗山创新(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三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决定共同组建氢能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首座加氢站——双屿加氢站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将有力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双屿加氢站由浙江温州石油与温州市交运集团联合建设,站内配备1套固定瓶组、3个储氢瓶和2台加氢机,只需要10分钟就能给1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加满氢。该站日供氢能力达1040公斤,可确保10辆氢燃料电池汽

  据韩联社10月26日报道,京畿研究院26日发布《京畿道氢经济集群建设方案研究》报告指出,从氢能汽车普及等业绩和氢能消费市场规模等来看,京畿道在氢能经济推进和集群政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抢占氢经济市场,维护相关企业的集成利益,京畿道应该在平泽、华城、安山、杨州、坡州等地建立相互连接的氢经

  10月29日,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迎来安全运行两周年,为铁路装备领域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创新示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2021年10月29日,由中车大同公司研制的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正式在内蒙古锦白铁路投入运行。两年来,该机车高效完成调车、运转等牵引任务,安全运行35

  10月30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发布《关于应对空气重污染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其中要求,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每天3时至24时,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含驾校教练车)按车牌尾号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纯电动小客车(以可充电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来源、由电

  近日EMC易倍,深圳金鲤飞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鲤飞鱼)与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燃动力)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以高质量示范与市场应用为目标,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氢燃料电池重卡车型。其中金鲤飞鱼主要负责氢燃料电池整车的设计、生产制造及整车售后,德燃动力主要负责氢燃料电池系统

  斗山创新(DoosanMobilityInnovation)与丰田通商NEXTYElectronics建立合作关系,并共同促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域合作开发和研究。据悉双方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相关产品应用的测试,目前斗山创新正在基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型的开发,以确保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在机器人领域的顺利应用。

推荐资讯

400-500-4755